蜀叟冰雪闯关东 钱定宇(成都)

(一)
我参加的是天津三峰旅行社组织的摄影团,去完成东北冰雪之旅的前半段日程(从2008年的1月1日到1月9日),计划去吉林的雾凇岛、黑龙江的镜泊糊和雪乡等地。

北京的集合时间是1号的下午6点,在北京车站的广场中心旗杆下。在此之前,我乘地铁去了五颗松的摄影器材城,本想买一个“中国摄影”杂志(2007年10期)推荐的数码伴侣(大嘴盘PD90C),但问遍商家,竟无知晓者。好在买到了我向往已久的一本书(美国摄影家著中国翻译的“数码摄影教程”),也算不虚此行了。

到了下午集合时间,在旗杆下我见到了旅行社的老熟人小高和小安。当即给发放了很适合冰雪环境摄影的雪地防滑靴、围巾和魔术手套(一种保暖又灵活的适宜摄影用毛线手套),并拿到了北京—吉林的卧铺票。

摄影团来自四面八方,竟有45人参与,其中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女同胞占三分之一还多。除北京、河北、天津、山东等北方人外,有不少是来自南方的。其中最多的是广东人(12人),还有浙江、江苏、重庆和四川人(4人),南方人占了一大半。最可喜的是意外见到了熟悉的成都摄影角三员女将。

火车从1号下午7点10分出发,经过一整夜的行驶,终于在第二天的半夜4点多钟到了吉林市,在一个小旅店稍事休息并吃过早餐后,又分乘两辆客车,途经两个多小时的行程,正式到达我们东北冰雪摄影之旅的首站——韩屯的雾凇岛,其时已经是2号的上午十点多了。

在火车和汽车上有暖气还不觉得冷,一到那里看到的是冰天雪地,感到的是寒气袭人,估计气温应当在零下十多度到二十多度。比起北京的零下几度到零上几度冷多了。好在我已有充分准备:除厚毛衣外还穿了羽绒服和羊毛裤,脚下是毛线袜和雪地靴,头上是双层的能遮住颈、口和脸的毛线帽,再加上围巾和保暖又灵活的魔术手套,可以说是全副武装了。

天气虽冷,但一看到那广袤无垠的茫茫雪景和晶莹剔透的玉树琼枝,心中顿时涌起了阵阵热流。当即下车来到未封冻的松花江边去寻找和猎取美丽的景色。

在雾凇岛的渡口这边不顾严寒的一拍就是七八个小时,没有吃饭,没有休息,直到规定的收工时间,来到了我们下榻的农家乐旅店。

(二)
雾凇岛位于吉林市以北约40公里,属乌拉街镇的韩屯,是一个被松花江水环绕的小岛。雾凇岛之所以有名,是因为那里的江水水温高不结冰,在寒冷气候下,江面雾气很浓,水气在光秃秃的榆树树枝上被冰冻结成霜,就形成了玉树琼枝般的独特美景。雾凇又称“树挂”或“雪挂”。观赏吴淞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在雾凇岛对面的江这边,除了自然风光外还可拍到不错的满族原始风情片.然而,我们这次主要是奔雾凇来的。

刚到韩屯那天(1月2日)那天,时值太阳升起气温增高之后,榆树枝上的雾凇已经化了不少了,故我们只在渡口这边沿江拍摄,没有去到岛上。我主要拍的江边风景和一些小品,也有初步的收获。庆幸的是当天夜里起了大雾,预告明天将会有很漂亮的雾凇,让我们十分兴奋。

我们驻足的农家乐是地道的当地农民办的,摄影团的四五十个人分住在三座房子里。睡的是大土炕,吃的是东北菜(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豆腐、豆皮、酸菜。。。),也还入口。只是我们住的火炕是十多个人住一床的大炕,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主要是几十个人只共用一个只有一个吨(蹲)位的茅坑,早上洗脸和漱口都是凉水,开水也不充分,让人感到不太方便。好在我是搞地质出身,比这更艰苦的生活都过个,为了摄影也就无所谓了。

吃过早饭,大家分别出发了。起早的鸟儿有虫吃,我们四川的几个人是第一批过渡到雾凇岛去的。除了全身穿戴外,我带的“武器”还有摄影包、长焦镜头包和脚架包。同行的几个女将也是全副武装,个子矮点的那位全身被包裹着好像一个大皮球,十分可笑。

渡口的渡船是一个很结实的轮渡,除载人外,还可容纳小汽车二辆。而梢工只有一人,利用流水将被钢缆控制的轮渡摆渡到对面的雾凇岛。

到了岛后我们直接去了最适宜观赏雾凇的百鸟洲,寻找好合适的位置、安好脚架,等待太阳的升起。不巧的是云层太厚,没拍到理想的日出片。好在河面的雾气很是迷人,让我们除雾凇外也得到了额外的收获。

(三)
雾凇岛位于吉林市以北约40公里,属乌拉街镇的韩屯,是一个被松花江水环绕的小岛。雾凇岛之所以有名,是因为那里的江水水温高不结冰,在寒冷气候下,江面雾气很浓,水气在光秃秃的榆树树枝上被冰冻结成霜,就形成了玉树琼枝般的独特美景。雾凇又称“树挂”或“雪挂”。观赏吴淞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在雾凇岛对面的江这边,除了自然风光外还可拍到不错的满族原始风情片.然而,我们这次主要是奔雾凇来的。

刚到韩屯那天(1月2日)那天,时值太阳升起气温增高之后,榆树枝上的雾凇已经化了不少了,故我们只在渡口这边沿江拍摄,没有去到岛上。我主要拍的江边风景和一些小品,也有初步的收获。庆幸的是当天夜里起了大雾,预告明天将会有很漂亮的雾凇,让我们十分兴奋。

我们驻足的农家乐是地道的当地农民办的,摄影团的四五十个人分住在三座房子里。睡的是大土炕,吃的是东北菜(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豆腐、豆皮、酸菜。。。),也还入口。只是我们住的火炕是十多个人住一床的大炕,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主要是几十个人只共用一个只有一个吨(蹲)位的茅坑,早上洗脸和漱口都是凉水,开水也不充分,让人感到不太方便。好在我是搞地质出身,比这更艰苦的生活都过个,为了摄影也就无所谓了。

吃过早饭,大家分别出发了。起早的鸟儿有虫吃,我们四川的几个人是第一批过渡到雾凇岛去的。除了全身穿戴外,我带的“武器”还有摄影包、长焦镜头包和脚架包。同行的几个女将也是全副武装,个子矮点的那位全身被包裹着好像一个大皮球,十分可笑。

渡口的渡船是一个很结实的轮渡,除载人外,还可容纳小汽车二辆。而梢工只有一人,利用流水将被钢缆控制的轮渡摆渡到对面的雾凇岛。

到了岛后我们直接去了最适宜观赏雾凇的百鸟洲,寻找好合适的位置、安好脚架,等待太阳的升起。不巧的是云层太厚,没拍到理想的日出片。好在河面的雾气很是迷人,让我们除雾凇外也得到了额外的收获。

(四)
吉林雾凇岛的采风从元月2日到4日,历时3天。运气好,有雾又有雪,让我们拍到了不少蜀地难得一见的北国风光。

在韩屯的农家乐吃完晚餐后,摄影团全体人员又乘汽车回到了吉林市,并在4日当晚乘坐21时18分的2167次列车前往敦化。

我们在深夜一点多到敦化后又换乘一辆特大的客车来到一个小镇,后来在地图上才查到地名叫镜泊。此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多钟了。

汽车停在当地的一个小旅店门口,全体人员都下车休息并等待天亮:有的人在客厅,有的人在饭堂,大多数人挤到了一个很大的火炕。炕头的锅灶旁有人正在为我们准备早餐。由于持续不断地加柴添薪,炕上的温度很高,至少在+20摄氏度以上,令好多人都脱去了御寒的冬衣。炕上的人或聊天或看电视或闭目养神或补瞌睡。。。等待天亮和早餐的到来。

餐桌有四张,全摆放在那个大炕之上。太矮的桌子让我这个南方人颇为不适:坐不是、跪不是、蹲也不是,只得不顾高低之差和雅观之碍站在炕上用餐了。
吃完早饭已经是6点多了,天也亮 。为了赶在太阳升起前到达目的地拍日出,我们都加快了步伐。离开下旅店约三十多分钟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有名的向往之地——黑龙江省镜泊湖的吊水楼瀑布景点。

吊水楼瀑布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瀑布,位于镜泊湖的北端,地属宁安县管辖。在一百多万年前,由火山口流溢出的粘稠度不高的基性玄武熔岩流堵塞了牡丹江的江水,形成了镜泊湖。而吊水楼瀑布则是这个有名的火山堰塞湖的湖水溢出后再次返回牡丹江的所在。

在吊水楼瀑布风景点,只见巨大的瀑布流水已被威严的寒冬悄然冻结凝固,失去了往日的气势和喧嚣。晶莹的冰柱紧密相连并发出蓝幽幽的光彩,好比一排巨人默默地伫立在清溪碧水之中。又宛如南方喀斯特溶洞内的石钟乳-石笋,向人们展示其神秘而独特的风采。吊水楼瀑布宽约40米,高约20米,要不在严寒的冬季,可以想象,这么巨大的瀑布奔腾呼啸带来的气势和轰鸣应该是何等令人震撼!

瀑布之下的潭水是深蓝色的,隐隐倒映着冰瀑雪白的倩影。两岸有柱状节理发育的褐黑色玄武岩和其上洁白的积雪覆盖,陡峭的悬崖上枯树和衰草摇曳生姿,还有那碧潭上空变幻的云彩。。。都让人臆想神驰,流连忘返。

瀑下的潭水迎着朝阳向东奔泻,化为一条云蒸雾裹的小溪。在暖色调阳光的辉映下,溪面水汽的色彩时而金黄、时而桃红、时而淡蓝、时而乳白、时而青灰。。。不断改变着梦幻般的容颜,又仿佛置身童话世界之中,令人叫绝!

吊水楼地区水汽充沛有形成雾凇的条件,然溪小水薄,与雾凇岛的壮观相比,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了。

中午返回驻地之前,我们还去到了镜泊一隅的朝鲜屯。那里有世代聚居的朝鲜族人。茅屋、狗舍、酸菜缸都很有特色,还有那一家一户的大口径烟囱和积木般的户外厕楼,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
吊水楼瀑布和朝鲜屯的采风结束后已到中午。午餐后还是那辆黑龙江省制造的特大客车将我们近50个人全部拉上,在铺满和压实冰雪的公路上向牡丹江急驰。

到达牡丹江市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下塌当地是车站附近一个叫青年...什么的宾馆。在那里,我们住上了两人一间的标准间,洗上了热水澡,睡上了习惯的床。终于让连续几天产生的疲敝得以消除。在恢复体力的同时,也让相机和手机的电池都充满了电。

本来当地有一个冰雕艺术展览,由于疲乏懒行和想到过几天就要去到哈尔滨一睹更为精彩的雪塑、冰雕,也就放弃了那次南方人难得一见的机会。现在看来,还是有点遗憾。

第二天(1月6日)早上,经一夜的休息,我们又精神饱满地踏上了新的征程。那次是从大客车下来,换上了两辆小点的客车,还有一辆带路的小轿车。那段路并不算长,但已不是以前走过的平坦公路,而是那种较次的林场拉木头公路。颠簸和尘土伴随着我们的旅程,途中我们乘坐的那辆车还出了点小毛病。到达雪乡已经是接近中午时分了。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的大海林业局境内,有一个名叫双峰的地方,是为“中国第一雪乡”,简称“雪乡”。雪乡乃旅游人的胜地,摄影者的天堂也。该处雪量丰富,彼无此有,彼少此多,彼小此大,彼薄此厚。日本海的暖湿气流同西伯利亚寒流在那里的交汇,再加上山区小气候的影响,造就了雪乡地区丰富的冰雪。在那里下雪期长达7-8个月,积雪深达2米。

来到雪乡,仿佛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雪景、雪情、雪韵吸引了无数旅人。那些从来没见过或很少见雪的南方佬,一到雪乡就高兴得在雪地打滚,或摆出各种各样的姿态留影,以作永久的纪念。

雪乡的夜景也很美丽。在大红灯笼的映照下,房舍和冰雪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还有那土特产丰富的夜市和天空的焰火,都给熙熙攘攘的游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雪地摩托、狗拖爬犁、马拉雪橇、麋鹿拉雪橇和高山滑雪场。。。都给人新奇的感觉,而更吸引人的是各种各样的雪景奇观。随物具型的天然雪塑,似蛋糕、如蘑菇,似奔马、如脱兔,似雄鹰、如海龟。。。千奇百怪,栩栩如生,仿佛把人们带入了童话世界。

无论是冰雪道上的抓拍、观景台上的鸟瞰、东方的日出、红灯笼上的冰棱、滑雪健儿的英姿以及冰河上面玩冰爬犁的小孩。。。都让人兴味昂然、摄劲倍增。

我们的下榻之处是雪乡最早接待游客的旅店,号称“雪乡第一家”。老板姓刘,以前是林场的干部,又是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的会员,给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宾至如归的良好印象。只见客厅和过道上都挂满了大庆冰雪摄影家郭柏林的佳作,让我们仔细观摩并学到了不少构图和用光的技巧。还有老刘和家人同到雪乡拍电影的李幼彬等名演员的合影,也提高了主人的身份。

刘老板的好客之举令人惊讶:饭前、饭后有瓜子、花生、松子、榛子款待,席间还有免费的美酒任你品饮,席上的菜肴十分丰富,除东北特产蘑菇、黑木耳、猴头等山珍野味之外,还有不少解馋的荤腥佳肴。

所居的卧室已不是雾凇岛农家乐那种十几个人一间的大炕屋了,换成了两三人或三四人一间的小火炕房间。主人好心、生怕冷着了客人、将炕头烧得实在太热,让人像烙饼似的翻来滚去难以入睡。而白天在走道的温度也在零上20到30摄氏度,与屋外的严寒形成巨大的温差。热得实在受不了,我只有不时地打开过道尽头的门,到外面去凉快凉快。看来,对我来说,这次冰雪闯关东最大的考验不是冷而是热了。

(六)
元月8日上午,历时三天的雪乡摄影采风活动终于结束。午餐后,全体在“中国雪乡”的标志性花岗岩字碑前留了影,就乘车返回牡丹江。仍然入住那个青年旅店,晚上聚餐并话别之后,“2008年元旦冬季雾凇岛、镜泊湖吊水楼瀑布、中国雪乡——双峰林场摄影活动”就宣布全部结束了。

我是第二次参加天津三峰旅行社组织的摄影活动,第一次是2006年4月上旬的“走进广西”。。他们的导游和领队人员认真负责和关怀备至,让大家感受到了大家庭般的温暖和方便。工作的熟练和对摄影时机、地点的把握,也给大伙得以顺利完成此次摄影采风提供了保障。尤其是他们先人后己的品行和废寝忘食的精神,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短几天,还真有点难舍难分的感觉。纷纷表示,下次还要参加他们组织的摄影活动。

三峰旅行社组织的摄影活动,在地域上含盖全国各主要景点,还有他们新发现的摄影好地点(如这次的“吊水楼瀑布”)。在时间上包括春、夏、秋冬四季。其低廉的收费和良好的服务,在参加过摄影团的影友中口碑甚佳。也是他们长期以来人气十分旺盛的主要原因。故,我隆重推荐影友们去参加他们组织的摄影活动。

北京的集合时间是1号的下午6点,在北京车站的广场中心旗杆下。在此之前,我乘地铁去了五颗松的摄影器材城,本想买一个“中国摄影”杂志(2007年10期)推荐的数码伴侣(大嘴盘PD90C),但问遍商家,竟无知晓者。好在买到了我向往已久的一本书(美国摄影家著中国翻译的“数码摄影教程”),也算不虚此行了。

到了下午集合时间,在旗杆下我见到了旅行社的老熟人小高和小安。当即给发放了很适合冰雪环境摄影的雪地防滑靴、围巾和魔术手套(一种保暖又灵活的适宜摄影用毛线手套),并拿到了北京—吉林的卧铺票。

摄影团来自四面八方,竟有45人参与,其中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女同胞占三分之一还多。除北京、河北、天津、山东等北方人外,有不少是来自南方的。其中最多的是广东人(12人),还有浙江、江苏、重庆和四川人(4人),南方人占了一大半。最可喜的是意外见到了熟悉的成都摄影角三员女将。

火车从1号下午7点10分出发,经过一整夜的行驶,终于在第二天的半夜4点多钟到了吉林市,在一个小旅店稍事休息并吃过早餐后,又分乘两辆客车,途经两个多小时的行程,正式到达我们东北冰雪摄影之旅的首站——韩屯的雾凇岛,其时已经是2号的上午十点多了。

在火车和汽车上有暖气还不觉得冷,一到那里看到的是冰天雪地,感到的是寒气袭人,估计气温应当在零下十多度到二十多度。比起北京的零下几度到零上几度冷多了。好在我已有充分准备:除厚毛衣外还穿了羽绒服和羊毛裤,脚下是毛线袜和雪地靴,头上是双层的能遮住颈、口和脸的毛线帽,再加上围巾和保暖又灵活的魔术手套,可以说是全副武装了。

天气虽冷,但一看到那广袤无垠的茫茫雪景和晶莹剔透的玉树琼枝,心中顿时涌起了阵阵热流。当即下车来到未封冻的松花江边去寻找和猎取美丽的景色。

在雾凇岛的渡口这边不顾严寒的一拍就是七八个小时,没有吃饭,没有休息,直到规定的收工时间,来到了我们下榻的农家乐旅店。

(二)
雾凇岛位于吉林市以北约40公里,属乌拉街镇的韩屯,是一个被松花江水环绕的小岛。雾凇岛之所以有名,是因为那里的江水水温高不结冰,在寒冷气候下,江面雾气很浓,水气在光秃秃的榆树树枝上被冰冻结成霜,就形成了玉树琼枝般的独特美景。雾凇又称“树挂”或“雪挂”。观赏吴淞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在雾凇岛对面的江这边,除了自然风光外还可拍到不错的满族原始风情片.然而,我们这次主要是奔雾凇来的。

刚到韩屯那天(1月2日)那天,时值太阳升起气温增高之后,榆树枝上的雾凇已经化了不少了,故我们只在渡口这边沿江拍摄,没有去到岛上。我主要拍的江边风景和一些小品,也有初步的收获。庆幸的是当天夜里起了大雾,预告明天将会有很漂亮的雾凇,让我们十分兴奋。

我们驻足的农家乐是地道的当地农民办的,摄影团的四五十个人分住在三座房子里。睡的是大土炕,吃的是东北菜(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豆腐、豆皮、酸菜。。。),也还入口。只是我们住的火炕是十多个人住一床的大炕,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主要是几十个人只共用一个只有一个吨(蹲)位的茅坑,早上洗脸和漱口都是凉水,开水也不充分,让人感到不太方便。好在我是搞地质出身,比这更艰苦的生活都过个,为了摄影也就无所谓了。

吃过早饭,大家分别出发了。起早的鸟儿有虫吃,我们四川的几个人是第一批过渡到雾凇岛去的。除了全身穿戴外,我带的“武器”还有摄影包、长焦镜头包和脚架包。同行的几个女将也是全副武装,个子矮点的那位全身被包裹着好像一个大皮球,十分可笑。

渡口的渡船是一个很结实的轮渡,除载人外,还可容纳小汽车二辆。而梢工只有一人,利用流水将被钢缆控制的轮渡摆渡到对面的雾凇岛。

到了岛后我们直接去了最适宜观赏雾凇的百鸟洲,寻找好合适的位置、安好脚架,等待太阳的升起。不巧的是云层太厚,没拍到理想的日出片。好在河面的雾气很是迷人,让我们除雾凇外也得到了额外的收获。

(三)
雾凇岛位于吉林市以北约40公里,属乌拉街镇的韩屯,是一个被松花江水环绕的小岛。雾凇岛之所以有名,是因为那里的江水水温高不结冰,在寒冷气候下,江面雾气很浓,水气在光秃秃的榆树树枝上被冰冻结成霜,就形成了玉树琼枝般的独特美景。雾凇又称“树挂”或“雪挂”。观赏吴淞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在雾凇岛对面的江这边,除了自然风光外还可拍到不错的满族原始风情片.然而,我们这次主要是奔雾凇来的。

刚到韩屯那天(1月2日)那天,时值太阳升起气温增高之后,榆树枝上的雾凇已经化了不少了,故我们只在渡口这边沿江拍摄,没有去到岛上。我主要拍的江边风景和一些小品,也有初步的收获。庆幸的是当天夜里起了大雾,预告明天将会有很漂亮的雾凇,让我们十分兴奋。

我们驻足的农家乐是地道的当地农民办的,摄影团的四五十个人分住在三座房子里。睡的是大土炕,吃的是东北菜(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豆腐、豆皮、酸菜。。。),也还入口。只是我们住的火炕是十多个人住一床的大炕,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主要是几十个人只共用一个只有一个吨(蹲)位的茅坑,早上洗脸和漱口都是凉水,开水也不充分,让人感到不太方便。好在我是搞地质出身,比这更艰苦的生活都过个,为了摄影也就无所谓了。

吃过早饭,大家分别出发了。起早的鸟儿有虫吃,我们四川的几个人是第一批过渡到雾凇岛去的。除了全身穿戴外,我带的“武器”还有摄影包、长焦镜头包和脚架包。同行的几个女将也是全副武装,个子矮点的那位全身被包裹着好像一个大皮球,十分可笑。

渡口的渡船是一个很结实的轮渡,除载人外,还可容纳小汽车二辆。而梢工只有一人,利用流水将被钢缆控制的轮渡摆渡到对面的雾凇岛。

到了岛后我们直接去了最适宜观赏雾凇的百鸟洲,寻找好合适的位置、安好脚架,等待太阳的升起。不巧的是云层太厚,没拍到理想的日出片。好在河面的雾气很是迷人,让我们除雾凇外也得到了额外的收获。

(四)
吉林雾凇岛的采风从元月2日到4日,历时3天。运气好,有雾又有雪,让我们拍到了不少蜀地难得一见的北国风光。

在韩屯的农家乐吃完晚餐后,摄影团全体人员又乘汽车回到了吉林市,并在4日当晚乘坐21时18分的2167次列车前往敦化。

我们在深夜一点多到敦化后又换乘一辆特大的客车来到一个小镇,后来在地图上才查到地名叫镜泊。此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多钟了。

汽车停在当地的一个小旅店门口,全体人员都下车休息并等待天亮:有的人在客厅,有的人在饭堂,大多数人挤到了一个很大的火炕。炕头的锅灶旁有人正在为我们准备早餐。由于持续不断地加柴添薪,炕上的温度很高,至少在+20摄氏度以上,令好多人都脱去了御寒的冬衣。炕上的人或聊天或看电视或闭目养神或补瞌睡。。。等待天亮和早餐的到来。

餐桌有四张,全摆放在那个大炕之上。太矮的桌子让我这个南方人颇为不适:坐不是、跪不是、蹲也不是,只得不顾高低之差和雅观之碍站在炕上用餐了。
吃完早饭已经是6点多了,天也亮 。为了赶在太阳升起前到达目的地拍日出,我们都加快了步伐。离开下旅店约三十多分钟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有名的向往之地——黑龙江省镜泊湖的吊水楼瀑布景点。

吊水楼瀑布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瀑布,位于镜泊湖的北端,地属宁安县管辖。在一百多万年前,由火山口流溢出的粘稠度不高的基性玄武熔岩流堵塞了牡丹江的江水,形成了镜泊湖。而吊水楼瀑布则是这个有名的火山堰塞湖的湖水溢出后再次返回牡丹江的所在。

在吊水楼瀑布风景点,只见巨大的瀑布流水已被威严的寒冬悄然冻结凝固,失去了往日的气势和喧嚣。晶莹的冰柱紧密相连并发出蓝幽幽的光彩,好比一排巨人默默地伫立在清溪碧水之中。又宛如南方喀斯特溶洞内的石钟乳-石笋,向人们展示其神秘而独特的风采。吊水楼瀑布宽约40米,高约20米,要不在严寒的冬季,可以想象,这么巨大的瀑布奔腾呼啸带来的气势和轰鸣应该是何等令人震撼!

瀑布之下的潭水是深蓝色的,隐隐倒映着冰瀑雪白的倩影。两岸有柱状节理发育的褐黑色玄武岩和其上洁白的积雪覆盖,陡峭的悬崖上枯树和衰草摇曳生姿,还有那碧潭上空变幻的云彩。。。都让人臆想神驰,流连忘返。

瀑下的潭水迎着朝阳向东奔泻,化为一条云蒸雾裹的小溪。在暖色调阳光的辉映下,溪面水汽的色彩时而金黄、时而桃红、时而淡蓝、时而乳白、时而青灰。。。不断改变着梦幻般的容颜,又仿佛置身童话世界之中,令人叫绝!

吊水楼地区水汽充沛有形成雾凇的条件,然溪小水薄,与雾凇岛的壮观相比,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了。

中午返回驻地之前,我们还去到了镜泊一隅的朝鲜屯。那里有世代聚居的朝鲜族人。茅屋、狗舍、酸菜缸都很有特色,还有那一家一户的大口径烟囱和积木般的户外厕楼,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
吊水楼瀑布和朝鲜屯的采风结束后已到中午。午餐后还是那辆黑龙江省制造的特大客车将我们近50个人全部拉上,在铺满和压实冰雪的公路上向牡丹江急驰。

到达牡丹江市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下塌当地是车站附近一个叫青年...什么的宾馆。在那里,我们住上了两人一间的标准间,洗上了热水澡,睡上了习惯的床。终于让连续几天产生的疲敝得以消除。在恢复体力的同时,也让相机和手机的电池都充满了电。

本来当地有一个冰雕艺术展览,由于疲乏懒行和想到过几天就要去到哈尔滨一睹更为精彩的雪塑、冰雕,也就放弃了那次南方人难得一见的机会。现在看来,还是有点遗憾。

第二天(1月6日)早上,经一夜的休息,我们又精神饱满地踏上了新的征程。那次是从大客车下来,换上了两辆小点的客车,还有一辆带路的小轿车。那段路并不算长,但已不是以前走过的平坦公路,而是那种较次的林场拉木头公路。颠簸和尘土伴随着我们的旅程,途中我们乘坐的那辆车还出了点小毛病。到达雪乡已经是接近中午时分了。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的大海林业局境内,有一个名叫双峰的地方,是为“中国第一雪乡”,简称“雪乡”。雪乡乃旅游人的胜地,摄影者的天堂也。该处雪量丰富,彼无此有,彼少此多,彼小此大,彼薄此厚。日本海的暖湿气流同西伯利亚寒流在那里的交汇,再加上山区小气候的影响,造就了雪乡地区丰富的冰雪。在那里下雪期长达7-8个月,积雪深达2米。

来到雪乡,仿佛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雪景、雪情、雪韵吸引了无数旅人。那些从来没见过或很少见雪的南方佬,一到雪乡就高兴得在雪地打滚,或摆出各种各样的姿态留影,以作永久的纪念。

雪乡的夜景也很美丽。在大红灯笼的映照下,房舍和冰雪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还有那土特产丰富的夜市和天空的焰火,都给熙熙攘攘的游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雪地摩托、狗拖爬犁、马拉雪橇、麋鹿拉雪橇和高山滑雪场。。。都给人新奇的感觉,而更吸引人的是各种各样的雪景奇观。随物具型的天然雪塑,似蛋糕、如蘑菇,似奔马、如脱兔,似雄鹰、如海龟。。。千奇百怪,栩栩如生,仿佛把人们带入了童话世界。

无论是冰雪道上的抓拍、观景台上的鸟瞰、东方的日出、红灯笼上的冰棱、滑雪健儿的英姿以及冰河上面玩冰爬犁的小孩。。。都让人兴味昂然、摄劲倍增。

我们的下榻之处是雪乡最早接待游客的旅店,号称“雪乡第一家”。老板姓刘,以前是林场的干部,又是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的会员,给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宾至如归的良好印象。只见客厅和过道上都挂满了大庆冰雪摄影家郭柏林的佳作,让我们仔细观摩并学到了不少构图和用光的技巧。还有老刘和家人同到雪乡拍电影的李幼彬等名演员的合影,也提高了主人的身份。

刘老板的好客之举令人惊讶:饭前、饭后有瓜子、花生、松子、榛子款待,席间还有免费的美酒任你品饮,席上的菜肴十分丰富,除东北特产蘑菇、黑木耳、猴头等山珍野味之外,还有不少解馋的荤腥佳肴。

所居的卧室已不是雾凇岛农家乐那种十几个人一间的大炕屋了,换成了两三人或三四人一间的小火炕房间。主人好心、生怕冷着了客人、将炕头烧得实在太热,让人像烙饼似的翻来滚去难以入睡。而白天在走道的温度也在零上20到30摄氏度,与屋外的严寒形成巨大的温差。热得实在受不了,我只有不时地打开过道尽头的门,到外面去凉快凉快。看来,对我来说,这次冰雪闯关东最大的考验不是冷而是热了。

(六)
元月8日上午,历时三天的雪乡摄影采风活动终于结束。午餐后,全体在“中国雪乡”的标志性花岗岩字碑前留了影,就乘车返回牡丹江。仍然入住那个青年旅店,晚上聚餐并话别之后,“2008年元旦冬季雾凇岛、镜泊湖吊水楼瀑布、中国雪乡——双峰林场摄影活动”就宣布全部结束了。

我是第二次参加天津三峰旅行社组织的摄影活动,第一次是2006年4月上旬的“走进广西”。。他们的导游和领队人员认真负责和关怀备至,让大家感受到了大家庭般的温暖和方便。工作的熟练和对摄影时机、地点的把握,也给大伙得以顺利完成此次摄影采风提供了保障。尤其是他们先人后己的品行和废寝忘食的精神,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短几天,还真有点难舍难分的感觉。纷纷表示,下次还要参加他们组织的摄影活动。

三峰旅行社组织的摄影活动,在地域上含盖全国各主要景点,还有他们新发现的摄影好地点(如这次的“吊水楼瀑布”)。在时间上包括春、夏、秋冬四季。其低廉的收费和良好的服务,在参加过摄影团的影友中口碑甚佳。也是他们长期以来人气十分旺盛的主要原因。故,我隆重推荐影友们去参加他们组织的摄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