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雾凇岛 李世春\张震钦

 雾凇,俗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这种自然现象,在我国许多地方如庐山、黄山等都可以出现,但由于吉林雾凇具有晶体厚度大、出现次数多、形成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被公认为最佳观赏胜地。隆冬时节,当北方大地万木萧条之时,它以其仪态万千、晶莹纯洁、独具风韵的绝妙景观,赢得了众多中外游客的交口称赞。去吉林观雾凇、拍雾凇,最好的地方,莫过于松花江下游的雾凇岛。

所谓“雾凇岛”,其实就是一个面积只有6万平方公里的江心小岛,位置在吉林市区北部近40公里的乌拉(满语“沿江”的意思)街镇。该岛原本没有名字,地图上也找不到它的所在,不知多少年前,一些摄影爱好者经常到这里拍摄雾凇,渐渐地便叫起了这个名字。由于这里的地势平缓且比市区低,又有江水环抱,冬季冷热空气交汇,小岛常常被升腾起的雾气笼罩着,出现雾凇的概率极大。

四面环水的雾凇岛,凭借两个渡口与外界相连。东边的渡口叫乌拉街渡口,对面就是乌拉街镇的韩屯,通常都叫韩屯渡口。西南边的渡口叫土城子渡口,过去即是岛上的曾通屯。因韩屯离市区较近且开发较早,吉林省有个摄影创作基地设在这里,所以一般的游客和影友都到韩屯观景、拍摄。
我们就是随天津三峰假日旅行团从韩屯进出雾凇岛的。在韩屯住了三天,幸运得很,赶上天天有雾凇,而且一天比一天好。

  当地村民凭着多年的经验,把观赏雾凇的过程归结为“三个阶段”:即“夜看雾,晨观挂,待到近午赏落花”。的确如此。

我们是下午来到韩村的,在胡姓村民家里安排妥房间,到江边转了一圈便休息了。高经理告诉大家,气象预报说明天出现雾凇的概率是百分之六十,大家都期待着。

第二天清晨五六点钟,我们便从暖烘烘的火炕上爬起,开始“全副武装”。走出屋门,零下二十五六度的气温,顿时让我们领略到什么是寒气杀人。走不多远,雾气加哈气便被冻结在帽沿上、围巾上、衣领上,甚至连眉毛、睫毛上也都挂上了霜。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风趣地说,雾凇还未见到,自己倒先成了“雾凇人”。

走进江边,一个神奇而美丽的银色世界展现在面前。地上白雪皑皑,太阳被雾气遮住,整个天空一片灰白。那几棵形态奇特、树冠高大的柳树、榆树,昨天还是光秃秃的,今天全都银装素裹,挂满了厚厚的雾凇,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只见那,柳树、榆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雾气忽浓忽淡,树木时隐时现,把人们带进虚无缥缈、如诗如画的仙境。

韩屯渡口,是人们聚集的地方,进岛出岛的人们都要在此等待渡船。渡船是靠两岸竖杆拉起的一条空中钢索控制,由一队和二队轮流派出舵工来摆渡。由于渡口正在江流的转弯处,雾气显得格外大。江面上热气弥漫,升腾着、翻滚着涌向江的两岸。来回摆渡的小船在雾中穿行,朦朦胧胧,若隐若现。江边前一天晚上刚结冻的薄冰开始慢慢融化,先是发出啪啪的响声,接着冰块隆起、断裂、相互撞击,最后形成大小不一的浮冰漂浮在河面上。登岛后回头望去,在雾幕的遮挡下,韩屯岸边的雾凇仅仅露出一点点树梢,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上岛后往东北不远处有一片树林,是观赏雾凇特别是观赏落花的好地方。但岛上的雾气要比岸边大许多。三米开外什么也看不见。随着太阳慢慢地爬升,雾气渐渐散去,阳光洒向大地,照亮了江面,照亮了房屋,照亮了树木。这时的雾凇不停地变幻着颜色,明处的白,暗处的蓝,阳光照射到的发红,真是变化万千,分外妖娆。在蔚蓝的天空的映衬下,雾凇更加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大约在十点以后,雾凇开始融化脱落,纷纷扬扬的凇花落在人们的脸上、手上,使人感到格外清爽。

岛上原来有许多老树,前些年砍了一些种了玉米。剩余的还都顽强地生长在玉米地里。现在村民们已经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开始逐步退耕还苗,过些年树苗就又可以成林了。不过新种的多是速成的杨树,从观赏的角度看远不如古老的柳树和榆树。岛上的村民除了种玉米、土豆,就是养牛。养牛主要是用来耕田。冬季农闲时,屯里的养牛户就自发联合起来,轮流值班,集中放养。几天里,我们常常看见居住岛上的二队村民赶着一二百头牛撒放在田间,场面甚为壮观。

渡口北侧有一倒S型河湾,是观赏日落、拍摄晚霞的理想地方。韩屯一队养牛的村民,每天傍晚都赶着牛群来这里饮水。我们摸清了这一规律,临离开的那天提前支好三脚架等候在这里。下午4点多钟,果然一个村民赶着七八头牛来了。这时,夕阳慢慢下落,已接近远处的树稍,天色暗了下来。须臾,夕阳映红了天空,映红树木,映红了江水,在宽阔的江面上留下一道狭长的光束。这时,整个江面泛起红色,岛上的树木和河边的牛群形成墨色的剪影,岸边的积雪呈现蓝色。看到这一美景,大家兴奋了,激动了,频频按下快门纪录下这一难得的瞬间,

  据介绍,吉林是满族的发祥地和集聚地之一。其中永吉县乌拉街满族镇居住的满族人口最多。韩屯就是乌拉街镇的一个满族村落,全村400多户人家分住在雾淞岛内外,其中70%是满族,30%为汉族。村里有一满族小学,上中学就得去五六公里外的乌拉街镇。满族有着自己的服饰文化,妇女身着旗袍,脚穿旗鞋,头戴旗饰,男子一般也穿长袍,只是在长袍外边罩上一件坎肩(马甲)。但平时很难看到这种装扮,仅从住房和一些生活习惯上仍可以看到满族的传统和关东的民俗。他们住的多是三间房,西间为上屋,设有南、西、北三面火炕,号称“万字炕”。房屋一般有围栏,门口处立一高竿,以图吉利。最特别的是,烟囱不是设在房顶上或屋檐处而是从房屋两侧地面垒到高出房顶,这是识别满族住户的明显标志。因村里主产玉米,于是他们吃的是玉米饽饽,喝的是玉米烧酒,连取暖做饭烧的也是玉米秸和玉米骨。他们以严寒的冬季当作天然大冰箱,把做好的粘玉米豆包、饽饽等放在屋外冻起来,有的还往上浇冷水使它冻得更加结实,吃时上屉一篜即可。

每年冬季农闲,他们家家户户都吃两顿饭(上午九点、下午三点),饭前饭后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有的修农机,有的喂耕牛,有的拉爬犁运东西,孩子们则在雪地上溜爬犁、打陀螺,尽情嘻耍。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来雾凇岛赏景、拍照的人越来越多,许多村民办起家庭旅店,有的还冠以“摄影之家”的名字。这既方便了游客特别是摄影爱好者,村民们也增加了收入。目前,雾凇岛四周正在疏通河道,有消息说,到2008年将开通游船往来于吉林和哈尔滨之间,那时人们来雾凇岛观雾凇、拍雾凇就会更加方便了。